首页 新闻详情
雅安市名山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政策

雅安市名山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政策

 

一、引进范围。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是指,名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规划建设、茶业、旅游、工业、金融经济、交通、水务、国土、环保等领域相关专业的人才和教育、卫生领域紧缺专业的人才,以及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在其他领域急需的人才。包括:

高层次人才:具有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或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或重大贡献的人才。

紧缺人才: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发布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全区公开招考时连续两年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的急需紧缺人才。

二、引进方式。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主要到名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单位编制限额内进行。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主要方式为:考调、选调、考核招聘,考核招聘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主要在事业单位工作。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年龄原则上在35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三、享受“1+10”政策待遇。对新引进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符合相关条件的,实行“1+10”政策待遇。具备相应学历、学位、职称,但不属于名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人才,或未经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的,不享受相关待遇。

“1”指实行基本工资制度。工资标准按用人单位同级同岗人员工资标准确定。

“10”指享受以下十项政策待遇:

1.人才津贴。自引进之日起发放3年人才津贴。

一类人才:新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每人每月3000元;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每人每月5000元。

二类人才:新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职称的人员,每人每月2000元;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每人每月3000元。

三类人才:新引进急需紧缺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或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的急需紧缺人员,每人每月1000元。

2.安家补助。一类人才和二类人才试用期满后发放5年安家补助费(每年发放20%)。

一类人才:新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每人发放安家补助费12万元;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每人发放安家补助费15万元。

二类人才:新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职称的人员,每人发放安家补助费5万元;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每人发放安家补助费7万元。

对在工作地没有住房的,一类人才,由用人单位以单租的形式免费提供一套不小于90平方米的临时住房;二类人才和三类人才由用人单位以单租或合租的形式免费提供临时住房。自引进之日起不超过3年。

如区政府今后统筹建“人才住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优住房服务期满10年取得服务满10年的收回退还购款(房价与款利

3.家属安置。结合本人工作表现和名山实际,由用人单位牵头,组织人事部门协助,在引进人才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帮助解决配偶工作调动、子女入学、入户等问题。

4.保险福利。按规定享受用人单位同级同岗人员保险福利等相应待遇。

5.健康体检。用人单位每年免费组织引进人才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6.年休假。引进人才按照规定享受职工带薪年休假。

7.看望慰问。用人单位每年对引进人才开展看望慰问。

8.晋级评优奖励。引进人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务、评定职称;符合调任条件的,用人单位优先向组织推荐;优先推荐参加各类人才评选(包括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拔尖人才、先进个人等);对获得市级、省级以上表彰表扬奖励的,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给予匹配奖励。

9.提高学历奖励。用人单位要为引进人才创造继续教育条件,根据工作需要,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地优先选送引进人才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对取得上一层次学历学位的,按照《名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工作人员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10.参政议政。依照法定程序,在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面向优秀人才倾斜。

注:具有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从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和省级知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国家或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省政府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其他具有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

四、考核管理。

1.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到名山区工作,服务期一般为5年,并签订《名山区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享受人才津贴和安家补助承诺书》一式两份。5年内,除组织提拔交流外,原则上不得调离名山,不得申请辞职、离职。引进到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实行合同管理,由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间,双方认真履行合同;合同期满,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再续订合同。如在服务期内被辞退、解聘、辞职或自行调离名山的,退回已奖励的人才津贴和安家补助款,同时交纳10%的违约金。

    2.引进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办理正式录用或聘用手续;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录用或聘用资格。

3.对引进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兑现待遇、实施奖励的依据。对于考核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取消当年人才津贴、住房补贴;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或终止聘用合同。

名山区人才办咨询电话:(0835-3235167、3235153)

 

附件:雅安市名山区简介

 

 

     雅安市名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月15日

附件:

 

雅安市名山区简介

 

名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邻成都市蒲江县,南接眉山市丹棱县、洪雅县,西连雅安市雨城区,北壤邛崃市,幅员面积614平方公里,辖9镇11乡,192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万。

名山—中国绿茶第一区。全区茶园面积30.25万亩,农民人均1.27亩,位居全国区县第一,素有“仙茶故乡”之美誉。2013年茶叶总产量4.47万吨,位居全国区县第二,鲜叶总产值15.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37万吨,产值12.2亿元,茶叶人均增收263元。“蒙顶山茶”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品牌价值达13.49亿元,位居四川第一,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百强榜”,荣获“2011年消费者最喜爱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品牌全国100强”,茶产业已成为名山富民强区的主导产业。

名山—文化底蕴深厚。名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文明发祥地、茶文化圣山、茶马古道民族文化的源头,扼成都平原通往“三州”及西藏、云南的咽喉,处于汉、藏、羌、纳西、白族、摩梭等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点,有底蕴深厚的蒙山茶文化,海纳百川的人文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洒的红军精神文化。

名山—生态优势独具。名山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气候温和,全区森林覆盖率47.23%,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Ⅰ类标准,出境断面水质量达到国家Ⅱ类标准,水质量和空气质量保持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生态乐园”,是典型的生态宜居城市。

名山—投资环境优越。名山是“南方丝路”的主要通道和“茶马古道”的起点,处于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的结合部和川西交通枢纽核心区,是接轨成都的“桥头堡”,也是链接攀西、沟通康藏的“中转站”。名山被列入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在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覆盖的范围内;交通便捷,成雅高速公路、邛名高速、国道108线纵贯全境,雅乐高速在名山交汇;成康、雅乐、雅眉资遂三条快速出境铁路即将新建;名山电力充足、电价低廉,具有良好的工业生产能源保障条件;成雅工业园初具规模,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园区。

名山—矿产资源丰富。境内钙芒硝矿总储量达1616亿吨,为西南地区特大型矿床,品位高、埋藏浅;膨润土蕴藏量在1亿吨以上;泥碳组储量达61.8万吨;钾矿资源储藏量约1800亿吨;红砂木纹石储量丰富,仅浅表裸露易开采矿山区域部分就有上亿立方;沙金、石膏、石灰石、页岩、腐植酸等资源也相当具有开采价值。

名山—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可供开发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名胜70多处,山、湖、峡、林资源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境内蒙顶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因《尚书·禹贡》“蔡茶旅平,和夷厎绩”的经史记载而久负盛名;川西最大的人工湖泊——百丈湖、饱含普陀神韵的清漪湖,水质清冽,波光涟涟,青黛环绕,白鹭翔集,美不胜收;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初显成效。

当前,名山处于打硬仗补欠账,实施后发追赶的特殊时期;处于抢抓机遇,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处于发挥优势、大干快上的黄金时期,区委、区政府将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城市立区、茶业富区、旅游兴区”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题不动摇,主动作为抓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建设生态茶城,提升城市品位。名山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资源和30余万亩绿色茶园是名山的宝贵财富,也是生态茶城建设的最大优势。强化名雅同城和景城一体理念,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城市发展,使城市建设体现地域风格、保留历史文脉、集聚商气人气,把主城区打造成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态茶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以产业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地域特色和当地产业主导,打造一批注重特色风情的乡镇,突出宜业宜居宜游,见山、见水、见绿、见蓝,打造一批商贸乡镇、工业新城、旅游城镇。

建好茶乡新村,改善人居环境。把新农村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与乡村茶园观光旅游发展相结合,以新村聚居点和相对集中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为抓手,以产村一体、产村相融为载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壮大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茶产业恢复为重点,深入实施茶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抓绿色防控体系、市场体系、科技体系、品牌体系建设,全面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巩固生猪调出大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成果,提高畜禽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加快林竹、苗木、果蔬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壮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做强工业经济,增加税收来源。依托成雅工业园区平台,积极探索共建新机制,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成雅工业园区上档升级。坚持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鼓励工业企业中园区集中,不断优化产业链。积极开展精确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行业前景好、集群特征明显的重点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植税源,增加税收。

发展三产服务业,提升生态文化旅游档次。加快整合茶马古道、茶文化发祥地等优势文化资源,深度开发蒙顶山景区,大力推进百丈湖、清漪湖开发建设,高水平建设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产业园、“茶乡水韵”旅游示范镇,打造一条茶旅游新村环线,把散布的万亩观光茶园、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试验区。

 


  • 访问量:[20271]